逾期办理税务登记不予处罚依据是哪些法律
在我国税务登记是纳税人依法理应办理的一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税收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的起始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纳税人或会逾期办理税务登记。那么对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表现我国法律是怎么样规定的呢?本文将围绕“逾期办理税务登记不予处罚的依据是哪些法律”这一主题实行探讨。
咱们需要熟悉什么是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在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前,理应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登记手续。通过税务登记,纳税人可以取得税务登记证,成为税务管理的对象。在我国税务登记分为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等类型。
那么逾期办理税务登记不予处罚的依据是什么呢?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逾期办理税务登记不予处罚的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依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或注销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表现属于违法表现,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实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在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会依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不是对纳税人实处罚。假使纳税人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行为情节较轻税务机关有可能依法不予处罚。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实细则》
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实细则》第五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未遵循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或注销税务登记的,税务机关应该自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能够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罚款,罚款数额不超过二千元。”
这一规定明确了纳税人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处罚标准。若是纳税人逾期不改正,税务机关可从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罚款,罚款数额不超过二千元。
我国法律规定,纳税人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可对其实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在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会依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不是对纳税人实行处罚。倘使纳税人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行为情节较轻,税务机关可能存在依法不予处罚。那么逾期办理税务登记不予处罚的依据主要包含《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实细则》等相关法律规定。
精彩评论






来源网络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