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分类定义和标准,贷款五级分类按逾期天数划分表,区别是什么
五级分类定义和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的一种指标体系。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管理委员会(CBIRC)的规定,五级分类主要包括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个级别。
1. 正常类:正常类是指借款人按时履行信贷合同,没有逾期还款行为的借款,且没有任何挂帐或其他不利特征。这类借款信用风险低,未来预计不会出现违约情况。
2. 关注类:关注类是指借款人存在一些不良信号或潜在风险,需要银行持续关注和加强管理的借款。这类借款的特点包括过往某一次或多次逾期还款、借款人经营状况转差、违反还款计划等。关注类借款的信用风险较低,但需要银行密切监控,以防未来恶化。
3. 次级类:次级类是指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已经出现明显的恶化现象,存在较高的信贷违约风险。这类借款的特点包括多次逾期还款、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债务重组等。次级类借款需要银行采取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措,并提前准备相应的拨备。
4. 可疑类:可疑类是指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已经出现严重恶化,有较高的违约风险,但未完全失去变现或收回的能力。这类借款的特点包括多次严重逾期还款、借款人违反合同要求、资金链断裂等。可疑类借款需要银行采取大量的风险管理措,并进一步增加相应的坏账拨备。
5. 损失类:损失类是指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已经严重恶化,基本上无法变现或收回债权。这类借款很可能无法按时还款或无法还款,存在已经发生了实质损失的风险。银行需要立即采取措催收并计提足够的坏账拨备。
贷款五级分类按逾期天数划分表,区别是什么
贷款五级分类除了按照违约风险等级划分外,还可以根据借款人的逾期天数进行分类。根据通常的划分表,借款人的逾期天数从30天开始计算。以下是按逾期天数划分的五级分类表:
1. 逾期30天以内:这类借款是指借款人未超过30天的逾期还款,信用风险较低。
2. 逾期31-60天:这类借款是指借款人逾期还款超过30天但不超过60天,信用风险较高。
3. 逾期61-90天:这类借款是指借款人逾期还款超过60天但不超过90天,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
4. 逾期91-180天:这类借款是指借款人逾期还款超过90天但不超过180天,信用风险极高。
5. 逾期180天以上:这类借款是指借款人逾期还款超过180天,信用风险极其高,很可能无法按时还款。
最少300字文章:
贷款五级分类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的一种指标体系。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管理委员会(CBIRC)的规定,贷款五级分类主要包括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个级别。
正常类是指借款人按时履行信贷合同,没有逾期还款行为的借款,且没有任何挂帐或其他不利特征。这类借款信用风险低,未来预计不会出现违约情况。正常类的借款占据大多数,银行对这类借款的风险管理相对较轻松,但仍需进行监控和管理。
关注类是指借款人存在一些不良信号或潜在风险,需要银行持续关注和加强管理的借款。这类借款可能出现过一次或多次逾期还款、借款人经营状况转差、违反还款计划等情况。关注类借款的信用风险较低,但需要银行密切监控,以防未来恶化。
次级类是指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已经出现明显的恶化现象,存在较高的信贷违约风险。这类借款可能出现多次逾期还款、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债务重组等情况。银行对次级类借款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措,并提前准备相应的拨备。
可疑类是指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已经出现严重恶化,有较高的违约风险,但未完全失去变现或收回的能力。这类借款可能出现多次严重逾期还款、借款人违反合同要求、资金链断裂等情况。银行对可疑类借款需要采取大量的风险管理措,并进一步增加相应的坏账拨备。
损失类是指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已经严重恶化,基本上无法变现或收回债权。这类借款很可能无法按时还款或无法还款,存在已经发生了实质损失的风险。银行需要立即采取措催收并计提足够的坏账拨备。
另一方面,贷款五级分类还可以根据借款人的逾期天数进行划分,从而更精细地评估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借款人的逾期天数从30天开始计算。
逾期30天以内的借款是指借款人未超过30天的逾期还款,属于信用风险较低的畴。逾期31-60天的借款已经超过了30天的逾期期限,信用风险较高。逾期61-90天的借款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逾期91-180天的借款信用风险非常高。逾期180天以上的借款信用风险极其高,很可能无法按时还款。
通过按逾期天数划分五级分类,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并计提足够的坏账拨备,从而降低不良资产风险。
精彩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