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支付资源税-逾期支付资源税怎么算
资源税申报逾期可以申报吗
资源税是指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按照资源的开采量或销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种。对于资源税的申报来说,如果逾期未申报的话,是不能再次进行申报的。逾期未申报资源税,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资源税的申报期限为每月的15日。如果逾期未申报,税务机关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逾期未申报的企业进行罚款和其他行政处罚。同时,也会要求企业补缴逾期未申报的资源税款项。
逾期未申报资源税,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和法律风险,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信用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在资源税申报方面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申报,避免发生逾期的情况。
所以,逾期未申报的资源税是不能申报的,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准时申报并缴纳资源税款项,以确保自身合法合规经营,并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压力。
水资源税逾期未申报罚款额
水资源税是指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税法》规定,对使用和获取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款。水资源税的目的是通过鼓励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式,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税法》的规定,水资源税的纳税人包括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单位以及自然人。对于纳税人来说,按照规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纳税。如果纳税人逾期未申报水资源税,将面临一定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逾期未申报的纳税人将被处以罚款。具体的罚款额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规定来进行确定的。根据该法的规定,罚款的具体数额与纳税申报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欠税款的大小有关。
根据该法的规定,如果纳税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时申报水资源税,将被处以罚款。罚款的金额根据欠税的时间长度来确定,通常是按照每天一定的比例计算。如果逾期时间较短,罚款金额一般较低;如果逾期时间较长,罚款金额则相应增加。
水资源税逾期未申报的罚款金额至少为一定比例的欠税金额,具体数额根据欠税的时间长度来确定,一般来说,对于逾期未申报水资源税的纳税人,最少要支付欠税金额的10%作为罚款。如果逾期时间较长,罚款额度可能会更高。
所以,水资源税逾期未申报将面临一定的罚款。罚款金额至少为欠税金额的10%,具体数额根据欠税的时间长度来确定。因此,纳税人应及时按照规定申报水资源税,避免因逾期未申报而面临罚款。
合同到期继续执行的效力
合同到期继续执行是指在合同到期之后,当各方当事人没有达成新的协议或者合同终止的情况下,原合同中的条款仍然继续发挥效力。这种情况下,原合同仍然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合同的内容。
1. 合同到期继续执行的法律依据
合同到期继续执行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3条的规定,合同到期并未终止,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合同,除非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68条的规定,合同有效期届满,当事人未通知终止合同的,合同仍然继续有效。
2. 合同到期继续执行的效力
合同到期继续执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到期后,各方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中的义务,包括付款、提供产品或服务等。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合同。
(2)其他利益相关方借助合同权益的保护:除了合同双方,合同到期后未终止的情况下,其他利益相关方仍然可以借助合同权益的保护。比如,合同中的供应商可以向原买方继续要求付款,原买方可以向原供应商继续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
(3)争议解决机制的适用:合同到期后仍然有效,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时,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机制进行解决。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争议解决机制,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或者协商一致进行争议解决。
(4)存在特殊法律规定的情况:有些合同可能存在特殊的法律规定,规定了合同到期后的继续执行情况。比如,租赁合同到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3条的规定,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具备优先购买权的,可以享有与优先购买权相关的权益。
3. 合同到期继续执行的注意事项
对于合同到期继续执行的当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及时履行合同义务:在合同到期后,各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履行合同的义务,避免给对方造成损失或引起争议。
(2)协商解决合同变更事项:如果在合同到期后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变更,各方当事人应当进行协商,并在协商一致之后进行书面确认,以保障修改后的合同的有效性。
(3)注意合同终止的相关规定:合同到期后如果没有新的协议或约定,合同按照原约定继续执行。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合同可能会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自动终止,比如到期日后当事人通知对方终止合同的。
所以,合同到期继续执行是法律上的一个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当在合同到期后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同时,当事人也需要注意合同终止的可能情况,并在必要时协商解决合同变更事项。通过合同到期继续执行, 可以保障各方的权益,维护合同法律地位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