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逾期利息能否重复计算?详解并存情况下的规则与原因
利息与逾期利息能重复算吗
利息是指放贷机构向借贷人提供资金使用期间收取的惩罚性费用。逾期利息是指借贷人未按时还款而产生的基数滞纳金或滞纳利息。
在一般情况下,利息与逾期利息不应重复计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借贷双方在签订借贷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利息的补偿性计算方法和逾期还款的偿还后果,并根据约定履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债务人规定,借贷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自行约定利息的债务计算方式。一般来说,利息以年利率为基础,以利息计算周期确定还款期限和计算利息的返还频次。例如,如果借款合同约定年利率为5%,还款周期为月,那么借款人在每个月应当支付本金加上当月利息。如果借款人未按时还款,则按照合同约定的债权人逾期利息计算方式收取逾期利息。
如果借款人未按时还款导致发生逾期利息,一般情况下不应再向其收取正常利息。这是因为逾期利息已经包含了借款人未按时还款所导致的主张损失和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率法》的规定,借贷双方不得收取高于法定利率的但是利息。如果借贷双方未约定利率或利息计算方式,那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出借人贷款基准利率执行。
然而,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借贷双方在合同中可以自行约定利息和逾期利息的定了计算方式,只要不超过法律法规的其他限制。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借贷双方可以通过合同协商,在特定情况下约定利息和逾期利息的选择计算方式。
需要注意的还借是,如果约定方式与法律法规相悖,那么以法律法规的也可以规定为准。例如,《合同法》第112条规定:“借款人逾期不支付款的一并,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因此,每天按照未支付数额的出借百分之三支付违约金。”如果借贷合同约定逾期利息高于法定违约金标准,那么逾期借款利息部分应当按照法定违约金标准计算,超过法定违约金标准的补偿部分则无效。
所以,在法律层面上,利息与逾期利息不应当重复算,应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进行计算。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约定方式存在问题,应当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或者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维权。对于法律行业的有关从业人员来说,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合同约定和逾期利息的不能计算方式,能够保护当事人的罚息权益,维护法律的计付公正性和合理性。
精彩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