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提交证据法律规定及后果

逾期提交证据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能将证据提交给法庭或对方,从而导致证据无法在诉讼中使用的行为。法律一般明确规定了提交证据的期限,如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应当在起诉状副本交给被告后的十五日内,将证据提交给法庭。如果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将面临以下后果:

1.证据不能作为审判依据:逾期提交的证据往往不能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法院将不予受理或不予采纳此类证据。这意味着当事人可能会失去使用这些证据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案件的胜败。

逾期提交的证据可以不予质证吗

2.证据的适用权转移: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接收证据,并可以将证据的适用权划归给对方当事人。这意味着当事人失去了对证据使用的主动权,对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使用这些证据,并对其进行利用。

3.责任追究:如果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由于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了损失,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判令其进行赔偿。此外,如果当事人故意拖提交证据,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妨碍诉讼正常进行,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惩罚。

为避免逾期提交证据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当事人应该根据法律规定的期限及时准备并提交证据。在准备证据过程中,当事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了解法律规定:当事人应该了解法律对提交证据的期限和程序的要求,确保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准备工作。

2.合理安排时间:当事人应提前规划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备案或递交的手续。

3.保留证据的原始状态:当事人在准备证据时应该保留证据的原始状态,不进行损坏或篡改,以充分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与律师沟通合作:当事人应及时与律师沟通合作,确保在法定期限内准备好证据,并根据律师的建议进行递交或备案。

综上所述,逾期提交证据将面临无法使用证据、证据适用权转移和责任追究等后果。因此,当事人应遵守法律规定的证据提交期限,及时准备并提交证据,以确保自身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

精彩评论

头像 沙漏 2023-09-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逾期提交证据处理(逾期提交证据法律规定) 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认定: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
头像 2023-09-27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逾期提供证据的罚款,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这是《民事诉讼法》第118条的规定。法院对个人或单位采取罚款措时。
头像 汗青 2023-09-27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逾期提供证据可能会导致证据无效或承担民事责任。当事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收集并提供足够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有其它特殊情况需要长举证期限。
头像 2023-09-27
从上述规定可知,应当根据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主观过错程度,使用不同的责任和后果:对于当事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举证提供的证据。
头像 精读君 2023-09-27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理由司法解释第102条对逾期举证的说明法律后果作出了新的责令规定,即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头像 HAKU 2023-09-27
法律分析: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送达的成立举证通知书上载明的举证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猜您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