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逾期利息计算方式及法律规定
判决逾期利息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判决结果确认之后,被判决方未履行判决义务的一方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逾期利息给由此受到损失的一方。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及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一、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
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法定利率
根据我国《利息法》规定,逾期利息计算以贷款利率为基础,根据利率的标准可以分为:市场利率、合同利率和银行基准利率。逾期利息的计算一般按照每天的逾期金额乘以日利率来计算。
2. 合同约定
在借款合同或其他相关合同中,可以约定逾期利息的具体计算方式和利率标准。一般来说,根据合同约定的利率和计算方法来计算逾期利息。
3. 双倍法定利息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的规定》,如果双方在借款或合同中未明确约定逾期利息计算方法,可以按照双倍法定利息计算。
二、法律规定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逾期利息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借款人未按时返还款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利息法》规定,借款人未按时偿还贷款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具体利息和计算方法可以依据市场利率、合同约定或银行基准利率来确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的规定》第109条规定,逾期利息的计算一般按日计算,具体计算方法根据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最低市场利率、银行基准利率的标准来确定。
4. 针对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拖欠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有关事的通知》规定,未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个人和单位,金融机构可以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记录和企业信用记录,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计收逾期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逾期利息计算方式和利率标准会受到不同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调整和计算。
总结起来,判决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有法定利率、合同约定和双倍法定利息等,具体计算方法会受到市场利率、合同约定和银行基准利率的影响。在民事诉讼中,逾期利息的支付是被判决方未履行义务对受损一方的经济补偿,相关法律法规对逾期利息的规定主要包括合同法、利息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
精彩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