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判决逾期利息如何计算的法律依据及计算方法
不履行判决逾期利息如何计算的法律依据及计算方法
引言:
在诉讼中,当法院作出判决后,被判决一方应当按照判决的内容履行义务。然而,有些情况下,被判决一方故意或无故不履行判决,那么如何计算逾期利息成为一个问题。本文将从法律依据和具体计算方法两个方面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缔约当事人可以约定利率。对逾期履行债务的一方,应当自逾期履行之日起支付履行期间的利息。未约定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同期借款利率支付利息。”据此可知,没有单独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适用同期借款利率作为逾期利息的计算依据。
二、计算方法:
不履行判决逾期利息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认逾期时间:逾期时间是从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到实际履行之间的时间。如果判决中没有明确规定履行期限,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222 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被判决一方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履行。
2.确定同期借款利率:如果在判决中没有约定利率,可参考银行同期借款利率或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这个利率可以通过查询相关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来确定。
3.计算逾期利息:利用逾期时间和同期借款利率来计算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逾期利息=逾期时间(天数)×债务金额×同期借款利率。
具体示例:
假设某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为2021年1月1日,判决金额为100,000元,无约定利率。当事人A在2021年2月1日仍未履行判决,且同期借款利率为年利率4%。
计算逾期利息的步骤如下:
1.计算逾期时间:逾期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实际履行之间的时间,假设实际履行时间为2021年3月1日,那么逾期时间为28天。
2.确定同期借款利率:假设同期借款利率为年利率4%,按照年利率进行计算,每天的利率为0.01%。
3.计算逾期利息:逾期利息=28天×100,000元×0.01%=280元。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履行判决逾期利息主要根据合同法和同期借款利率的规定来计算。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逾期时间和同期借款利率,并按照计算步骤来计算逾期利息。同时,当事人在诉讼中应尽力争取判决的履行,避免逾期利息的产生。
精彩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评论